2016年5月8日星期日
印刷術與活字印刷
近年來,在耳聞目睹的個別電視節目和工商日誌圖書上,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卻為“活字印刷”所取代。殊不知印刷術既不是與活字印刷可以等同的同一事物,也不是活字印刷可以取代的。
簡言之,印刷術是用印刷的方法復制文字和圖像的工藝技術。《現代科學技術詞典》載:“把油墨從印版表面轉移到紙(或其它材料)上以復制圖像或文字的任何方法”。這就是說,印刷術這種工藝技術年曆是通過轉移印版上的油墨(或水墨)到紙張或其它承印物上來實現對文字和圖像的大量復制的。一般說來,要印刷,必先制作印版,不同的印版將獲得不同的復制效果,從而產生了不同的印刷方法。譬如,我國最早發明的雕版印刷術,是按版面要求,將圖像和文字雕刻在一整塊木板上,制成印版印刷的;而活字印刷,則是預先制作好一個個單個活字,按照版面要求將這些單個活字揀排成一定的版面作為印版進行印刷的。由此不難看出,農民曆印刷印刷術是各種印刷方法的總稱,它的內涵是用印刷方法,即通過印版將墨轉移到承印物上,從而復制文字和圖像的工藝技術。“印刷術”一詞,並不特指某一種具體的印刷方法。相反,各種印刷方法,譬如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平版印刷、孔版印刷、凹版印刷,以及各特種印刷,都屬於印刷,包括在印刷術範疇之內。隨著人類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印刷術必將不斷湧現。
我國發明印刷術的時間大約在公元七世紀初。最先發明的印刷術是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是在雕版印刷技術已經成熟、印品精良,而且廣為流行的北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年),由天才的印刷工人畢升發明的,從時間上看,它比發明雕版印刷術晚了400多年,而且畢升發明的印刷術,因種種原因未能廣泛使用。直到公元十三世紀末(元朝大德年間)農學家王禎發明了轉輪排字架和轉輪排字法,並用其排印了《旌德縣志》之後,活字印刷才進入了實用階段。況且印刷術發明後大約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我國主要采用的是雕版印刷,以雕版印刷為主的我國古代印刷術和印刷事業一直居世界領先地位,尤其是發明於十七世紀初的饾版印刷術,時至今日,在印刷技術高度發展、群芳鬥艷的印刷百花園中,仍獨放異彩,為世人矚目。
革命導師馬克思喻作“人類文明的杠杆”的是印刷術,雨果喻作“一切革命的胚胎”的也是印刷術。美國漢學家卡特研究中國印刷史的專著《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它的西傳》和我國印刷史專家張秀民先生的《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等有權威的印刷史著作,都說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就連英國前首相撤切爾夫人在我國領導人為她訪華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的簡短講話中,也明確指出“中國發明印刷術對世界文明是必不可少的”。可見,說“活字印刷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不妥當的。活字印刷是繼雕版印刷之後的又一偉大發明,它早於德國人谷騰堡發明的鉛合金活字印刷術400年,它的發明“開辟了印刷史上的新紀元”。
綜上所述,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我國最早發明的印刷術是雕版印刷術;對於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應該首先看到的是“印刷術”這種工藝方法的發明;活字印刷也是一種印刷術,它發明於印刷術發明後400多年的十一世紀,在印刷史上,它是在雕版印刷經驗的基礎上繼雕版印刷發明後的又一偉大發明,它的發明標志著印刷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絲網印刷:萬能的印刷——織物印刷(下)
4.拔染印花。拔染印花也稱雕印,指用拔染劑印在有色織物上,農民曆印刷把已經染色的部分色素破壞,因而獲得各種花紋、圖案的印花法。拔染劑是能使染色底消色的一種化學品。如:吊白決、氯化亞錫等。這種方法可以分花紋為白色(拔白)和花紋為有色(拔印)兩種。後一年曆種染法使織物花紋精細,但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5.絲印爛花。爛花系利用兩種具有不同耐酸性的纖維混紡織物,經過酸性爛花漿印花與化學加工處理後,將不耐酸的天然纖維部分爛去,露出耐酸的化學纖維部分,形成具有晶瑩透明的花型,其特殊風格使爛花產品具有高檔絢麗工商日誌之感。爛花產品不僅外觀,內在質量優良,具有耐磨、強力高、好洗、快干、免燙性能,受到國內外市場的歡迎。爛花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近年來盛行於紡織印染業。
6.毛織物印花。目前,印花毛織物以薄型平紋織物或薄紗織物為主,多數用來制作婦女的襯衫、禮服、被巾和裙子。毛織物印花除采用直接印花外,還有拔印、防印和轉移印花等。毛混紡織物印花也占有一定比例,目前,毛織物的浮雕整理也頗流行,主要用於粗紡毛衫。
7。平絨印花。鑽石印花利用絲印的特點在平絨上進行印花,可獲得一種特殊的閃光效果,在日光照射下能發出天然鑽石一般的光芒。
8.發泡印花。織物特種印花的品種繁多,發泡印花就是其中的一種。發泡印花的特點是:立體感強,近似於人工刺繡,手感柔軟,耐磨、耐水洗,牢度好,富有彈性,並能廣泛應用於台布、窗簾、茶巾、手帕、枕巾、服裝、旅游紀念品等方面。它不但可以在棉、麻、絲等天然纖維織物上應用,而且還可以在人造纖維織物上應用。
9.植絨印花。靜電植絨是目前紡織行業正在興起的新技術。它是利用高壓靜電場在坯布上面栽植短纖維的一種產品。植絨產品工藝簡單、立體感強、成本低,因此廣泛應用在橡膠、塑料、人造革、裝飾產品上,特別是對於小批量的旅游產品更顯示出它無比的優越性。在鞋帽、童裝、商標、服飾上采用植絨圖案裝飾,會使其風貌別具一格。
10.轉移印花。轉移印花是依靠染料的升華和染料蒸氣對纖維具有擴散和親和力的作用來完成著色效應的一種印花工藝。
轉移印花是無水加工中較為具有實際意義的一種印染生產方法。除了不用水外,還有一個主要的特點是紙張變形小,因此可以印制精細的多層次的花型及攝影圖片。把花型圖片真實地轉移到布上。其效果有時比一般防、拔染印花更好。
除了上面十種常見的印花方式外,還有一些特種印花方式,如:電化鋁轉移印花,光致發光印花,熒光印花,金、銀粉印花,塗料泡沫印花,變色印花,香味印花,鑽石印花及珠光印花等等、印花方式。
特種印刷之表格印刷
表格印刷,主要印刷各種票據、表格紙。年曆例如:支票、發票、彩票、獎券、鐵路貨運單、飛機票、收費單據、信息記錄紙等。
一張完整的表格印刷成品、除完成標題表格、號碼等印刷以外,若是有碳復寫的票據,還要在背面進行塗碳印刷。如果是壓敏型無碳復寫票據,為了去除某部位的復寫能力,需要進行減感印刷。印刷後的印張,還需要進行打孔、打龍線(打折疊線)、切邊、折疊、回卷等印後加工。為了滿足各種票據、表格紙的特殊用途,表格印刷的質量要求比較苛刻。
一、表格印刷機
表格印刷機比平版、凸版、凹版、孔版印刷機的結構都復雜,如圖6-6所示,由輸紙、印刷、印後加工三大部分組成。所有的表格印刷機,輸入的都是卷筒紙,輸出的一般為可以檢驗包裝出廠的成品,也可以把印刷過的印張,進行回卷,留待再一次印刷。
二、表格印刷工藝
表格印刷機為高速卷筒輪轉印刷機,如果某一工藝環節發生問題,將會造成大批量的廢品。
(一)輸紙
卷筒紙安裝在表格印刷機的給紙軸上以農民曆印刷後,通過動力輸紙輥使其轉動而將紙帶輸出,紙帶在張力控制系統的監控下,以恆定的拉力經過導紙輥、自動控制裝置,以直線狀態連工商日誌續不斷地被輸送到印刷部分。
表格印刷的紙張,定量範圍較寬,30~200g/m2的卷筒紙都可以使用,常用的是40g/m2左右的表格專用紙張,70~80 g/m2的膠版紙和壓敏型無碳復寫紙。
壓敏型無碳復寫紙,一般由上層用紙和下層用紙組成。上層用紙在原紙的背面塗布含有成色劑的微膠囊。下層用紙,在原紙正面塗布顯色劑。使用時,由於筆的壓力或打字機的衝擊,微膠囊破壞,無色的成色劑流出,被顯色劑吸收,同時產生化學反應。
2016年4月21日星期四
石英玻璃市場迅速爬升
近些年來,由於我國不斷加大對電子信息產石英舟業的發展力度,同時也促進了石英玻璃市場需求量的迅速增長。
石英玻璃具有一系列優異的綜合性能使其他材料難以替代,尤其在微電子、信息、激光、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以及新型電光源等高科技領域被更廣泛地應用,是國家戰略性產業和支柱性產業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高純基礎材料。據不完全統計,世界石英玻璃行業每銷售1億美元產品,就能使相關產業實現近萬億美元的收入,由此促進高新技術,特別是微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從而又進一步拉動了石英玻璃市場需求量的增長,陶瓷現其年平均增長率已超過30%,遠遠高於一般工業產品的增長速度。
在微電子領域,對消耗性的關鍵材料石英玻璃擴散管、坩石英堝、儀器器皿等石英制品的需求正與日俱增。4英寸~8英寸電路用石英擴散管的需求量在“十一五”時期達到了2萬支/年;8英寸~12英寸也大幅度增加。石英坩堝按生產硅單晶的級別分為電子級和太陽能級。2004年硅單晶產量為1725噸,太陽能電池硅單晶約占58%,市場年增長率為27。5%,坩堝的年產量已超過10萬只,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
國內光纖市場以每年12%速度遞增。2004年沉積管和套管的需求量為300噸,國內僅能生產20噸。
我國電光源石英玻璃生產企石英管業已有40多家,擁有連熔爐近100多台,“十一五”期間的市場平均增長率在20%左右,石英管的總產量約53500噸。
石英玻璃進口形勢待扭轉
石英玻璃是由二氧化硅(SiO2)單一組分構成的特種工業石英管技術玻璃。由於其具有耐溫、耐酸(氫氟酸和熱磷酸除外)、低膨脹和極佳的光譜透過性等特殊的理化性能,現已成為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陶瓷材料,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工業、光通訊、電光源等石英高新技術領域,尤其是半導體技術領域中,石英玻璃是不可缺少的輔助材料。
我國石英行業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起步,70年代逐漸發展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到上世紀80年代後期,石英玻璃行業才得以迅速發展,技術根源日趨成熟,機械裝備得到充分改進和完善,石英玻璃行業的發展出現新的局面。
國內石英企業生產規模都較小,幾十家企業當中年產值過億元的只有兩家,產值千萬元以上的不超出10家。產品檔次低,遠遠跟不上我國信息、微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需求。
發達國家均將石英玻璃作為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並加以支持。我國石英舟也將石英玻璃列入了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這次的重點支持對像。石英玻璃產業有了長足發展,微電子、信息、國防等支柱產業和戰略性產業所需大量石英玻璃,目前國內產品的性能還遠不能滿足要求,大部分依靠進口供應。
在微電子工業用超純石英玻璃制品領域,德國勞氏已可生產40英寸超大直徑的石英坩堝產品,純度(13種雜質元素的總含量)可達2ppm,生產的大規格石英管直徑可達500mm以上,純度在10ppm以下,基本無波紋。在光纖用光波導級石英包層管領域,美國和德國生產的純度較高,二氧化硅含量大於五個9,OH含量≦1ppm。而在航天技術用宇航級光學石英玻璃、激光技術用超純合成石英玻璃領域,國外可做到直徑750mm以上,雜質含量≦01ppm,滿足光學級三個一類要求。
石英玻璃簡介
石英玻璃是二氧化硅單一成分的非晶態材料,其微觀結構是一種由石英二氧化硅四面結構體結構單元組成的單純網絡,由於Si-O化學鍵能很大,結構很緊密,所以石英玻璃具有獨特的性能,尤其透明石英玻璃的光學性能非常優異,在紫外到紅外輻射的連續波長範圍都有優良的透射比。
石英玻璃采用高純度的硅砂作為原料,制作的傳統方法是熔融-淬滅方法(加熱材料到熔化溫度,然後快速冷卻到玻璃的固態相);制作超高純度和紫外透射比的透明玻璃需硅的汽化、氧化成二氧化硅並加熱溶解等過程。[2]
形成用途
石英玻璃的形成是由於其熔體高溫黏度很陶瓷高引起的結果。用於制作半導體、電光源器、半導通信裝置、激光器,光學儀器,實驗室儀器、電學設備、醫療設備和耐高溫耐腐蝕的化學儀器、化工、電子、冶金、建材以及國防等工業,應用十分廣泛。
石英管高純石英玻璃可制光導纖維。
石英舟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石英玻璃被廣泛的用於半導體生產的各項工序中。比如,直拉法把多晶轉化成單晶硅;清洗時用的清洗槽;擴散時用的擴散管、刻槽舟;離子注入時用的鐘罩等等。
石英玻璃電學性能
石英玻璃具有很高的介電強度,很低的電導率折電損失,陶瓷即使在高溫時,其電導率與介電損失也較一般材料低,特別適合高溫高機械應力條件下作高頻和電壓絕緣材料。
電導率 在20oC時,透明石英玻璃的電導率為10-17-10-16西/米,不透明石英玻璃的電導率為10-14-3。2×10-13西/米,其值與石英玻璃的純度有關。
介電常數 在常溫和0-106赫茲頻率下,透明石英玻璃的石英介電常數為3。70;不透明石英玻璃為3。50,溫度升高,介電常數略有增加,到450oC以後,介電常數顯著增加。石英管
介電損失石英玻璃的介電損失與溫度的關系是隨溫度的升高,介電損失增加,在35石英舟0oC以上,介電損失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更為顯著。
订阅:
博文 (Atom)